合同意思表示存在效力瑕疵,但双方实际履行的,而合同履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一般不会因合同意思表示效力瑕疵而否定交易的真实性。因此,对于已经全部履行或部分履行完毕的合同,已履行部分可按照有效合同进行处理,并根据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履行合同中存在的过错、过失,合理认定双方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一旦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因合同取得的财产,负有返还义务的,应当返还,无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另一方当事人返还违法占有的财产,如有双方当事人都接受了对方给付的财产,应当双方返还。换不了的或是没必要还的,应当折价给予补偿。通俗点讲,就是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用金钱补偿对方。
如果造成损失,过错方应当赔偿对方因合同无效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存在过错的,按照过错程度、性质,根据过失相抵原则,由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故意一方的责任大于过失一方的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损害事实存在;(2)赔偿义务人具有过错;(3)过错行为导致了损失产生;(4)以对方的信赖利益损失为限。
如果双方当事人故意违法,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对于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合同,如果当事人双方都是故意的,就应当将双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如果只有一方是出于故意的,那么故意的一方应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回给对方;非故意的一方已经从对方取得的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应收归国家所有。同时,在追缴故意一方当事人的财产时,要注意保护非故意一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也就是说非故意一方的合法财产是不能追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使用。